從制造到“智造”的十條必經路徑

來源:http://www.dxhrsx.cn/news/9.html    發布時間:2020-09-03    點擊:273

  一般來講,以下十個路徑方向是中國工業從制造邁向智造的必經之路,隻不過對于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企業來說,由于市場需求模式不同、産品工藝不同、管理基礎不同等,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但總能從中找出幾條通往智能制造的可行之路。

  精益化

  精益生産,最早就是面向多品種小批量的個性化需求而設計的,其兩大支柱就是“準時化”與“智能自動化”。

  至今為止,精益已經演變為一種涉及營銷、研發、供應鍊、生産、流程乃至創業的全價值鍊的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帶動了全球産業的轉型,從制造業到服務業,她所追求的“創造價值消除浪費”的思想、方法和工具促進了生産資源的優化配置,獲得質量、效率和反應速度的快速提升。

  遺憾的是,精益在中國的很多企業中并未得到有效實施,大多因為急功近利以及缺乏導入經驗方法等,無法堅持下來半途而廢。在電子行業,中國企業的平均庫存周轉時間為51天,而美國則為8天;在紡織服裝行業,中國企業的平均庫存周轉時間為120天。也就是說,即使利潤率相同的情況,投資回報率也會低。

  智能制造不可能建立在這種低效的生産模式之上,精益是必須要走的第一步,而且是投資回報最高的一條路徑。因為精益幾乎不需要企業做出額外的投資,隻是在現有基礎上重新配置生産資源就可以獲得超出想象的回報。

  精益的成功實施并不難,關鍵在于領導的決心與管理層觀念的轉變。

  标準化

  标準化是自動化的基礎,也是智能制造的前提。

  國内企業感歎汽車行業的自動化程度之高,為何汽車這麼複雜的産品都可以,而家電這種簡單産品卻不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标準化。

  汽車行業普遍采取的共用平台、通用零部件等策略極大地降低了産品成本。通過将原來的根據整車進行零部件生産改為根據零部件進行整車生産的方法,也就是說标準化的零部件實現批量生産,成功降低成本。

  國内企業不重視或者沒有意識到标準化的重要性。比如簡單的螺絲、包裝紙箱就有幾十上百種規格,庫存和零部件成本就高。從研發設計開始完全沒有控制,開發一個新産品或者換了一個人,就随意地增加新的零部件,缺少一個标準化的流程以及産品數據庫。

  标準化當然也還包括标準化的作業流程和作業方式,有了标準化,自動化才能據此開發出來,比如自動焊接,自動裝配,假設零部件千變萬化,作業方式也不固定,自動化将很難實現,即使實現成本也很高。

  模塊化

  汽車和電腦是最早實現模塊化的行業,從模塊化設計、模塊化采購到模塊化生産,模塊化也是智能制造能否實現低成本滿足個性化消費的關鍵所在。如果一旦實現,真正意義上個性化的産品将成為可能,比如手機,每個人的手機都可以獨一無二,人們可以像拼裝積木一樣任意組合自己中意的手機。

  模塊化降低了從設計、采購到生産的複雜程度,标準化的接口和連接方式增加了通用性,降低了制造成本與周期,自動化生産、物流與信息溝通更加容易實現。如以前每個手機品牌的充電器都不同,一換手機全都扔掉,造成很大浪費,現在有了改進。

  模塊化實施起來相對較難,涉及到行業與企業标準,需要上下遊企業共同參與,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所以相互間構建精益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尤為重要。

  自動化

  自動化是智能制造中談論得最多的,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形象地把其稱之為“機器換人”,也做了不斷的嘗試,有成功也有失敗。

  企業可以通過自主創新,将原來原材料處理的離散型加工方式進行集成,把原來獨立的工序通過自動化生産線連接在一起,實行精益式的連續生産,消除了中間環節的上下料、儲存和搬運,生産速度和生産效率将提高。

  但也有投産後發現成本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大幅上升了,雖然操作人員減少了,但設備維護人員增加了,由于經濟不景氣市場下滑,産能不足導緻折舊和能耗成本大幅上升,難以收回投資,面臨虧損壓力。

  自動化與信息化是實現智能制造投資最大的部分。企業在做自動化改造前千萬要慎重,為什麼要升級自動化?投資回報率是多少(合理的投資回報期應控制在5年以下)?自動化設備可靠性怎樣?有何風險?能适應産品的升級換代嗎?一定要想清楚,否則成本不降反升。很多企業投入後才發現設備不成熟故障頻繁,或者上馬的設備不好用,還不如人工操作靈活方便,結果幾十萬、上百萬投入的設備被任性地擱置,這種無效的投入甚至會拖垮企業。

  随着技術的進步和人力成本的提高,自動化是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對于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有的有成熟的自動化方案,有的則沒有,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規劃自動化方向。從投資回報最大、最容易實現的部分做起,當然還要結合前面所講的标準化和模塊化,并且滿足精益生産的要求,優化相應的生産流程,一步一步循序推進,且不可操之過急,盲目跟風。

  服務化

  中國目前擁有超過6億的網民,7億台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加速了從制造向服務的轉型。美國倡導的“工業互聯網”将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形成開放而全球化的工業網絡,其内涵已經超越制造過程以及制造業本身,跨越産品生命周期的整個價值鍊,涵蓋航空、能源、交通、醫療等更多工業領域。

  此外,制造企業還可以通過設備的聯網數據監測、分析和改善設備的設計與制造,提高産品可靠性和效率。

  當然行業不同産品不同,可服務的内容也千差萬别,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商業模式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服務方式來打動客戶。

  個性化

  過去30年,市場商品種類急劇膨脹了幾十、上百倍,這是一個個性化消費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等,傳播自己的聲音。

  個性化本身不是一個新鮮詞,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通過手工作坊制作個性化的商品,個性化實現的難度在于需要達到大批量生産的低成本和高品質。

  消費者直接在網上或者電話下單,選擇自己喜歡樣式,企業根據定制訂單生産交貨。将有效降低庫存,運營成本則比其降低了一半以上。

  高品質、低成本的個性化實現首先取決于你的精益生産水平,也就是精益所倡導的“價值來自真正的顧客需求的拉動”。個性化實現其次取決于你的标準化和模塊化的設計。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其提供了支持,使得個性化實現變得容易。

  就現階段來說,個性化還是有限條件的個性化,無法做到完全的個性化,不管是汽車、電腦、手機還是服裝等商品,個性化都是在一定範圍内選擇。

  每個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精益化水平、标準化/模塊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來決定自己的個性化模式,并不是越個性化越好,它建立在一定的實施條件基礎之上。也許未來3D打印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能夠為完全的個性化提供一種可能。

  生态化

  企業的競争正在從單個企業之間逐漸向供應鍊之間乃至生态系統之間的競争轉變。凱文.凱利在《失控》中寫道:“大企業之間的結盟大潮,尤其在信息和網絡産業當中,是世界經濟日益增長的共同進化的又一個側面,與其吃掉對手或與之競争,不如結成同盟——共生共栖……控制的未來是:夥伴關系、協同控制、人機混合控制,人類與我們的創造物一起共享控制權。”

  全球化

  在世界互聯互通的今天,當你的企業做到一定規模,需要考慮全球化來配置資源,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全球化資源包括市場資源、設計資源、采購資源和生産資源。

  我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就是尋找全球化的市場資源,輸出我們的富餘産能包括高鐵技術等。設計資源則是在國外設立研發技術中心,開發貼近本土的産品或者彌補國内設計能力的不足,還可以形成全球24小時不間斷産品開發,以縮短研發周期,如華為、海爾、聯想等企業都在國外建立了研發機構。

  采購和生産資源是尋求品質更佳、成本更低的全球物資供應地,除了考慮采購和制造單價外,還需要考慮運輸成本增加、供應鍊複雜化、供應鍊可視化、交貨周期拉長、更高的庫存、環保碳排放、質量穩定性、當地勞工政策以及彙率波動等問題。

  數字化

  數字化跟信息化密切相關,與自動化一樣,這是智能制造轉型投資最大的一塊。随着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一切皆可數字化,從人、産品到設備,實現萬物相連。

  人可以通過人臉識别技術被識别,以前要靜态的才可以,現在你走動過程中就可以被識别。

  産品可以通過PLM/ERP軟件,從産品開發設計、物料采購到生産交付全過程實現數字化,每一張産品圖紙、每一個物料信息、每一個生産工藝都被數字化連接在一起。

  設備可以通過PLC、傳感器等将運行數據傳給MES、互聯網等網絡,所以GE可以通過飛機引擎傳回的數據分析優化其運行參數降低燃油成本,谷歌可以實現汽車的無人駕駛。

  這意味着在“工業4.0”時代,第一次有可能将資源、信息、物品和人通過數字化進行互聯互通!這種溝通包括人與人、人與産品、人與機器、産品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的信息交換。

  想象一下,未來你通過APP下一個個性化的産品訂單,制造商通過CRM/ERP收到訂單信息,訂單信息被傳遞到PLM系統中,産品仿真模型被設計出來,産品與物料信息進入ERP和MES系統,拉動供應商開始生産物料,物料生産出來後通過物聯網送到工廠,進入自動化生産線,設備按照MES系統的指示進行加工,成品下線後又通過物聯網送到你手中。

  “工業4.0”就是制造的數字化和網絡化,通過IT技術同制造技術的結合,創造智能工廠,使生産變得高度彈性化和個性化,提高生産效率及資源利用效率。德國人宣稱“工業4.0的真正到來可能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對于中國來說,這個時間估計更長,我們還有很多企業還處于2.0、3.0階段,我認為至少需要30年。

  數字化也好,“工業4.0”也好,這是一個大趨勢,雖然目前隻實現了人與人的溝通,其他的溝通還需具備多方面條件,比如數據傳輸協議和衡量标準的标準化、強大的基礎設施、數據傳輸的安全性、法律保障、人才儲備等等,但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每個行業特征與企業基礎不同,實現數字化的先後順序也就不同。我認為對于那些流程型的制造行業如食品飲料、造紙、化工、電力等,可以走在前面,因為他們的制造模式大部分工序已經連接起來,并且自動化程度高,一些設備數據已經可以自動采集,數字化的難度相對較小。

  而對于離散型的制造行業如機械裝備、紡織服裝、電子電器、家居用品等,由于制造工序、零部件都很分散,而且數量龐大,想實現連接确實困難,即使實現成本也會非常大。對于這些行業的可行做法是不要一步到位,逐步實現。先應用精益的連續生産技術将主要工序和物料相連。舉個例子,高速公路和高鐵最先連接的一定是一二線城市,其次再是三四線城市。你可以将數字化接入點先設置在工廠之間,然後是車間之間、關鍵工序、關鍵物料之間,最後才是每個工序,每個物料。

  智能化

  智能化包含兩個含義,一個是産品的智能化,另一個是制造過程的智能化。

  首先說說産品的智能化。智能化為工業品和消費品升級提供了方向。而且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互聯網國家,加上政府持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為硬件智能化提供了網絡環境。

  萬事俱備,隻欠“傳統産品+智能化”,從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可穿戴産品、智能水杯到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等,需要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投資于産品的智能化。

  與消費品的智能化相比,工業品的智能化其實更為迫切。所有設備都需要加入智能控制模塊,進行加工數據的自動采集、分析和控制,配備标準數據接口,可與企業MES系統或其他信息系統連接,這些工業大數據經過智能軟件系統的運算分析将幫助提高運營效率,減少故障,降低能耗。

  制造過程的智能化更加複雜,你需要完成以上所說的精益化、标準化、模塊化、自動化以及數字化的轉變,自動化與數字化的投資也會很大。

  智能制造是一個複雜系統,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都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你不必一步到位,可以逐步提升精益化、标準化、模塊化、自動化以及數字化方面的水平,重要的是弄清楚你這樣做的理由以及恰當的投資回報。

  未來30年,中國制造需要從重速度輕質量轉變為重質量輕速度,需要在以上十大領域進行持續創新,從商業模式、技術以及管理方面實現向中國智造的轉型


地&nbsp&nbsp&nbsp 址:河南省新鄉市科隆大道1069号

市場部:0373-5031306

辦公室:0373-5059695

售   後:0373-5020895

辦公室電話: 0373-5059695

郵箱: bfybbgs@126.com

新鄉北方車輛儀表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中企電子商務丨 丨免責聲明 丨版權所有,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備案号:豫ICP備17036456号-1

狼人窝在线播放视频中文-狼人字幕乱码芒果大象